资讯
2016-03-28 15:09:16 来源:安检之家
[摘要]面对强制性的安检流程,旅客容易有一些抵触情绪:为什么洗发水等液体物品不让带,孕妇可不可以不过安全门,细致的手检让人难以接受……而安检员也有很多委屈:旅客对机场
此外,与其他民航工种相比,机场安检服务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工作业绩难以量化考评,无法像民航销售岗位那样以销售业绩来衡量安检工作效果、候机楼服务水平以及旅客满意度。
旅客降低过检期望值安检员增强业务能力
解决机场安检服务难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您觉得什么才是优质的安检服务?
安检工作具有执法性和服务性双重要求。执法性要求安检员依法办事,对客货行邮的安全检查是例行公事,要求被查者无理由配合;服务性要求安检工作以旅客为服务对象,注重为旅客提供快捷、便利的过检服务。需要指出的是,航空安全是生命线,在现有硬件水平和安检员素质的条件下,安检速度和排查彻底性是矛盾的。所以,一方面需要降低航空旅客过检的期望值;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安检人员的业务能力。
对于航空旅客来说,需要加强宣传贯彻“安全性高于服务性”的理念,强调民航安检工作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努力在全社会树立“配合安检就是保护自己”的正确意识。只有在广大旅客形成了对民航安检工作严肃性充分认可的舆论氛围后,安检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开展。
对于安检员而言,需要建立健全机场安检专业职业技能岗位考核制度。建议民航局牵头建立机场安检专业、安检设备维修专业的技能岗位考核、选拔和聘任管理制度,为高级安检技师、安检设备维修专业技能岗位的选拔和任用提供依据,逐步打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成长通道,推动安检维修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在安检人员技能和安检设备都得以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对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觉得机场的优质安检服务需要换位思考,从航空旅客的角度“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毕竟安检工作防范的对象仅是极少数人,而服务的对象则是绝大多数人。机场安检需要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从旅客角度出发考虑各种通行的便利。例如,将机场安检等级提高等应急举措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预先告知旅客;根据航班高峰、平峰时段,灵活设置通道数量,将旅客排队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等。
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安检技术自主创新
目前机场在哪些方面还有提高安检服务水平的空间?
机场可以在人员、设备、技术和流程等方面提高安检的服务水平。在人员方面,针对安检岗位普遍流动性大的问题,加强安检人员在岗培训和人才储备,同时提高技术骨干的待遇,保持安检队伍的总体服务水平不因人员的流动而下滑。积极培养和稳定安检业务骨干,加大对我国民航安检队伍进行培训的力度,使其更专业化、职业化。
在安检设备方面,建立健全机场安检设备维护保养体制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老设备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机场节约购置新设备的费用,避免出现因安检设备故障而导致通道关闭的情况。建议机场安检部门选聘受过专门训练的维修人员,同时加强设备的管理,建立安检设备使用和管理责任制,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在安检技术创新方面,除了硬件的提升外,基于安检工作流程再造的软件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鼓励民航科研机构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安检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制出更加安全、可靠、便捷的安检设备和系统,减轻安检员的工作强度,也为航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通关环境。例如,建议由民航局牵头开展国内所有机场共享的安全信息库建设。安检部门可依托该安全信息库,收集包括内保信息、安全信息责任报送、安全信息自愿报告,以及质量管控数据在内的信息数据,为安检质量工作的决策提供支持,并及时分享安检管理的最新成果。同时,信息库联网后,也可以在各地机场内部推行旅客“黑名单”制度,以甄别需要重点查验的旅客。
价格:¥0.00
价格:¥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