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8-07-17 14:17:09 来源:
[摘要]大数据在安防集成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中国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未来将可能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
中国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未来将可能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产生的数据量将是巨大的,其对大数据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未来大数据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必将领先。
一、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bigdata),也称巨量资料,顾名思义是巨大的资料数据量,那么,到底有多大呢?根据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电信行业和消费科技市场咨询、顾问和活动服务专业提供商IDC监测,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大约每两年翻一番,这个速度在2020年之前会继续保持下去。这意味着人类在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产生的全部数据量,大量新数据源的出现则导致了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爆发式的增长。例如:全球每秒钟发送2.9百万封电子邮件,一分钟读一篇的话,足够一个人昼夜不息的读5.5年;每天会有2.88万个小时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足够一个人昼夜不息的观看3.3年;每天亚马逊上将产生6.3百万笔订单;Google上每天需要处理24PB的数据。这数据具有体量巨大,而价值信息密度低的特点,因此需要采用大数据分类的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大数据分类技术能够按照用户预设的类别体系,将数据进行归类,而实际业务往往面临着不同的分类需求,例如新闻分类、简历分类、邮件分类、办公文档分类、区域分类等。
二、大数据在安防集成领域的应用现状
目前,对于安防行业来讲,从“数字城市”到“平安城市”再到如今的“智慧城市”,以“绿色、智能、安全”为主题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迅速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监控摄像头已经遍布大街小巷,安防监控对高清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量自然也不断在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超级计算、大数据、4G宽带通信等,相关产业链同时也在稳步发展。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对于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来说,从全省视频监控、交通卡口监控或者运营商全部机房和基站的环境量监控可以看出,原来的系统数据查询越来越慢,写入的数据越来越多,需要配置的存储也越来越大,原先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性能压力也越来越大,IO陷入瓶颈。不得不承认安防领域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了,任何一个做大安防平台的厂商都无法避开。数据的连续性存储、设备告警的不断产生、人脸识别产生的图片对比、卡口监控的抓拍数据及车辆图片、各种环境信号量(电池、温度、湿度、空调等)的实时数据上报,且客户对数据存储要求至少半年到1年,甚至有些客户为方便事后的统计和分析,要求数据存储2-3年,数据很容易就到达PB级。大数据更侧重帮助各类客户从日趋海量的数据中快速发掘高价值的信息,协助客户提升其决策的效率和精准度。如此,大数据的处理好坏就成了客户关注的焦点,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就成了厂家能力的体现。
三、大数据带给安防集成领域的影响与变革
视频监控业务正是一个典型的数据依赖型业务,依靠数据说话。可以说,大数据与视频监控业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综合来看,大数据与视频监控业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存”、“看”、“用”上。典型的网络视频监控数据存储模型是一个由小溪汇聚河流、再汇聚到水库的蓄水方式。小溪数量增多、水量增大是水库蓄水量的保证,然而传统方式下蓄水量增大将提高水库建造成本和蓄水安全的要求。而采用分布式蓄水模式,在河流中游建立多个中间蓄水池,不仅可以减少主水库蓄水压力和成本,化整为零也提高了就近用水效率。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网络视频监控数据存储模型可转向分布式的数据存储体系,提供高效、安全、廉价的存储方式。在视频监控业务中,错看漏看、来不及看等是常见的困扰点,大数据监控图像的回溯给许多安防监控管理人员带来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挑战。在大量人力投入的公安案件追溯中,都常常耳闻“看到吐”、“看到晕”等无奈和感叹。可想而知一般零售行业、金融行业等对于视频监控图像的回溯就更为困难。在视频监控大数据趋势已经来临之际,依靠人眼去检索、查看所有视频图像数据已经不太现实,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视频图像模糊查询、快速检索、精准定位,让“看”变得简单迫在眉睫。视频监控业务中,“看”只是信息采集的方式之一,“用”才是业务应用的根本,视频监控业务的效率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价格:¥0.00
价格:¥0.00